-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楊)昨天,臺灣云門舞集《水月》首次起舞國家大劇院,這也是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松煙》之后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云門舞集男女舞者曼妙的舞姿搭配由米沙·麥斯基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太極、明鏡與流水在舞臺上交相輝映,帶給北京觀眾一場視聽感官臻美盛宴。
《水月》繼承并發揚了云門舞集一貫強調的中國肢體語匯,并以“太極導引”為原理,衍生出以曲線動勢的獨特語言。“太極導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漢代馬王堆文物中即有“導引養生圖”。首演當晚,《水月》伴著巴赫的音樂逐漸打開,白褲系腰的男女舞者,站在勾畫白色水紋的黑色地板上,身形倒映在身后的巨型鏡面中,顯得格外空靈。隨著舞蹈的進行,潺潺而出的流水緩緩漫淌過舞臺,在鏡面和水波之間映現出迷人繁復、層層疊疊而虛實相間的無限幻象。舞者踏水而舞,有那么一段時間,巴赫的音樂戛然而止,舞臺上空余數名舞者的呼吸吐納聲與潺潺流水聲相互呼應,而禪意也在這動靜虛實之間,在觀者的心頭旋生旋滅。林懷民選用著名大提琴家米沙·麥斯基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入舞,使得有著東方神韻的舞蹈和西方經典的音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純粹、空靈的境界自舞臺之上緩緩延展,使觀眾驚動、神往、沉醉。
據悉,云門舞集《水月》將在國家大劇院連演4場,演出持續至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