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號的北京保利劇院,由希肯琵雅文化與正大國際音樂主辦的2015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巨匠殿堂”之“新褲子&張薔”專場演出正在這里上演。在這個隆冬,這場演出不啻于一個嚴寒中的狂歡派對,一場集合了迪斯科、復古、懷舊……的饕餮盛宴。
對于80年代就蜚聲大江南北并成為時代標簽的張薔來說,“巨匠”的稱呼恰如其分,尤其是自2013年復出以來,在她所到之處,舞臺都被打造成一個PARTY嘉年華;而新褲子成軍已近20年,音樂風格從朋克到NEW WAVE、DISCO,不停地從將當下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中汲取著養分,儼然已是國內青年文化潮流的開創者與引領者,從履歷到音樂到臺風,完全可稱得上是當下搖滾樂壇的“巨匠”之一。
從2013年北京草莓音樂節首唱至今,張薔與新褲子的組合以復古風潮強強聯合的形象,贏得了一干樂迷的心,而樂迷的年齡階層,也跨越了數個世代。此次演出亦是如此,觀眾席上的樂迷們,年齡橫跨了“60后”到“90后”,甚至還有一部分隨家人而來的“00后”。
這次演出首先登臺的是新褲子樂隊,從第一首《你就是我的明星》開始,觀眾就已經按捺不住躁動的身心,“著名導演”彭磊的舞臺風范,引來眾樂迷的呼聲,而到了《Sex Drugs Internet》時,龐寬那戲劇性的表演掀起了上半場演出的高潮,在一片“龐寬帥”的尖叫聲中,彭磊與龐寬開始了互動耍寶,這一直延續到下一首《愛瑞巴迪》,其間鼓手Hayato先是扔出鼓棒,隨后又起身站立起來打鼓,龐寬則下臺到了觀眾席,與激動的樂迷握手互動。
滿是感慨的《關于失眠和夜晚的世界》和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引來了觀眾的合唱,起先的那個沸騰、活潑的氣氛逐漸褪去,代之以感傷與唏噓,剛才還是歡呼雀躍的歌迷,已經悄然沉浸到歌曲的場景中。彭磊在演出間隙的那一句:“回到20年前,(我)還是選擇做音樂”,讓觀眾為之感嘆,為這一堅定的態度而激動,遠在劇場二樓的觀眾也跟著金曲《嘿你》的節奏起舞。
《我們的時代》成為上半場的最后一首曲目,它是一個預言,更是一代人心聲的表露,此時龐寬頭戴閃爍的LED燈箱上場,用耀眼的造型為上半場畫上了句號。隨著《手扶拖拉機斯基》的音樂響起,張薔那標志性的爆炸頭與桃粉色裙裝驚艷亮相,音樂中的那股蘇聯風情洋溢著理想主義的樂觀與亢奮——這是張薔2013年的專輯《別再問我什么是迪斯科》中的主打曲目,也是每次演出必唱的金曲。
隨后的《陌生的舞會》、《愛在迪斯科音樂中開始》、《別再問我什么是迪斯科》等,對于歌迷來說,皆是耳熟能詳的曲目,此時的保利劇院已經被打造成了一個隆冬時節的嘉年華,空氣中滿是溫馨與熱烈,與室外的溫度呈現出強烈的對比,與其說這種氣氛不經意地在為三周后的圣誕佳節預熱,勿寧說在此時此景下,熱烈的狂歡PARTY已經提前開始。
在《羅馬尼亞的女孩》的音樂聲中,觀眾揮手,跟著音樂扭動身體,接下來的《惱人的秋風》作為來自瑞典ABBA 搖滾組合的的冠軍曲《Gimme Gimme Gimme》,早已經被高凌風、費翔等多人翻唱,而張薔的演繹則在熱烈中帶有一絲感傷,為那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秋風絮語而感懷。最后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和《BYE BYE DISCO》,前者是八十年代流行的的又一金曲,這次恰好在隆冬時節送來了溫度與能量,后者則是新褲子的代表曲目,也是新褲子引領DISCO音樂復興的明證。舞臺上溜溜球的燈光特效,也在循環往復的轉動中,呼應著音樂的主題。
臨近演出結束,沉浸在迪斯科律動中的觀眾當然不甘這場嘉年華就此落幕,在一片“安可”聲中,張薔與新褲子攜《路燈下的小姑娘》作為返場曲目再次登臺,大合唱與握手互動的場景,又一次地將全場帶入高潮,而樂迷們在最終謝幕后依舊不肯離去,不停歇的歡呼與持續的掌聲,流露出他們對這場派對的依依不舍。
隆冬世界里,正襟危坐的劇院被打造成華麗的迪斯科舞廳,莊嚴肅穆的殿堂演出變成了狂歡嘉年華PARTY,新褲子的時髦氣質跟張薔的懷舊迪斯科的混搭渾然天成,再一次消弭了樂迷間的年齡隔閡,也再一次打通了記憶與現實的通路,成功地將時空穿越,把音樂中最具有恒久性與生命力的那部分,淋漓盡致地帶給了大家,也給這個冬日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