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北京人藝也亮出了今年的底牌——原創(chuàng)新戲《牌坊》即將于12月24日登臺首都劇場。
年末將至,北京人藝也亮出了今年的底牌——原創(chuàng)新戲《牌坊》即將于12月24日登臺首都劇場。前晚,該劇在排練場進行了全劇連排。對于這部描寫清朝末年整個民族危難之時,營造行的手藝人飽含血淚和抗爭的故事,導(dǎo)演楊立新稱,“這部戲不僅是在講一個行業(yè),也是在講北京的歷史!眲≈欣媳本┑娜饲榱x氣,以及飽受列強凌辱而不失氣節(jié)的人物群像,讓這部聚焦營造行的大戲縈繞著浩然生氣。
《牌坊》圍繞一座漢白玉石頭牌坊展開,清朝末年,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腐朽軟弱,為了向西方列強示好,滿足“議和”條件,清政府決定為沖突中被打死的德國公使克林德修建一座紀念碑似的牌坊。而這一任務(wù)就落到了京城營造行之首的蒯家,修與不修,蒯家陷入了內(nèi)憂外患的危機當(dāng)中。故事不僅充滿了愛國及民族情懷,更反映了古建行業(yè),也就是劇中所說的營造行的悲歡離合。“我們很少去關(guān)注這樣一群人,在營造行,手藝人拿這份手藝當(dāng)命!睏盍⑿潞敛谎陲椬约河袑τ诒本╊}材、北京故事的情懷,“我們北京人藝就是以立足北京,演老北京戲見長的。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熟悉、了解,更有感情!
從大背景的動蕩,到家族命運的沉浮,《牌坊》所講的故事可謂一波三折。從戲劇角度來說,《牌坊》絕對堪稱一部“有戲”的作品!皬牟辉敢庑夼品坏奖黄刃夼品唬渲械拿軜(gòu)成了全劇的戲劇性!标P(guān)于劇本,楊立新和編劇劉進元打磨了兩年多,經(jīng)歷了三次大改,情節(jié)因此而扭轉(zhuǎn)。作為一部遵循“三一律”的戲,全劇發(fā)生在1900年的院子的一堂景中,難的便是人在景里,景活、人活、戲活。王剛、龔麗君、蘭法慶、白薈等演員攜手出演劇中主要角色,京城營造行的術(shù)語加上大悲大喜的情緒轉(zhuǎn)換,對于演員而言無疑是不小的挑戰(zhàn)。
從9月底建組,該劇經(jīng)歷了近兩個月時間的排練,首先從編劇讀劇本開始。楊立新說,“80年代排《小井胡同》時,編劇李龍云先生給我們讀劇本的情景歷歷在目,我希望延續(xù)這個傳統(tǒng)!背死首x劇本外,劇組一行還到大高玄殿、故宮等歷史古跡參觀、學(xué)習(xí),在故宮與古建修復(fù)專家及工人們一道嘗試刀劈斧鑿的勞作過程!皩ξ覀儸F(xiàn)在來說,體驗生活并不難,大家通過網(wǎng)絡(luò)等技術(shù)手段很容易查到資料。難的是用心。比如幾年前京城有曲藝行的拜師禮,我就帶著年輕演員去看,當(dāng)時我說沒準咱們以后的戲里就能用到。果然在這部戲里,我們就有拜師這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