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本場演出場:保利劇院
老舍原著·孟京輝導演 《茶館》
2019-11-08 星期五 19:30 2019-11-09 星期六 19:30 2019-11-10 星期日 14:30 2019-11-12 星期二 19:30 2019-11-13 星期三 19:30
票價:280/380/480/580/680
老舍原著·孟京輝導演 《茶館》
票價:680/580/480/380/280/180/100元
【經(jīng)典《茶館》的當代打開方式】 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大師——老舍,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茶館》是其膾炙人口的戲劇代表作,被譽為老舍最具人類高度的經(jīng)典作品,也是中國不朽的當代文化遺產(chǎn)。選擇排演《茶館》,導演孟京輝以尊重的姿態(tài),沿著老舍先生的不朽的靈魂前行,對經(jīng)典進行了一次盛大的傳承、致敬和再創(chuàng)造。 他坦言,“《茶館》是一塊瑰寶,就像酒一樣,老的酒更有味道。老舍的作品經(jīng)過時間的發(fā)酵,依然有能量,對人類的悲憫、未來的擔憂,跟現(xiàn)實有特別直接的關系。同時,《茶館》又像一面鏡子,既照見深遠的歷史,又反映當下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茶館》中找到聯(lián)系。” 【關于茶館】 距今120年前的中國北京,有處裕泰茶館,三教九流的人不僅在這喝茶吃飯,還會在這商談交易。茶館掌柜王利發(fā)定下規(guī)矩——莫談國事。茶客之中,有憂國憂民,卻因一句“大清國要亡”被捕的旗人常四爺;有渴望通過實業(yè)救國的民族資本家秦二爺;有販賣人口的無賴劉麻子;有算命看相的江湖騙子唐鐵嘴;還有被親爹賣給太監(jiān)總管的少女康順子等等…… 茶館之外,人們時常談論稀奇古怪的邪事。欲望侵占身體,蜘蛛化作天性……大蜘蛛先生是一個詩人,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激情,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他選擇在酒精、女人和詩歌中放逐自己。小蜘蛛先生崇尚愛情,又畏懼愛情。而他們始終愛的只有天空和幻想,那里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宇宙。 茶館沉浮。時勢混亂,王利發(fā)為了順應時代,對茶館進行改良,適者生存。盡管如此,難民討飯、官兵收糧、特務抓人等社會動亂時常波及茶館,王利發(fā)不得不一面左右逢源,一面尋求精神喘息。他的內(nèi)心,有個遙遠的女人,而她帶給王利發(fā)的精神慰藉卻是一個個夢境般的凄美瞬間。 茶館背后。以王利發(fā)為核心的茶館輻射著更多人物的命運。其中有少女康順子被賣給太監(jiān)的曲折;也有兩個士兵只娶一個老婆的荒誕;還有秦氏兩兄弟為革命救國還是實業(yè)救國的較量與辨證。二哥希望振興整個民族,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而大哥離家三年,只為實現(xiàn)遠大的革命理想和生存欲望,遠離時代深淵,堅持戰(zhàn)斗,沖破束縛。 當代茶館。信息時代的風暴席卷無數(shù)理想,面對資本話語的大行其道,主張實業(yè)的秦二爺更加堅定金錢必將成為當代瘋狂社會最為有效的驅(qū)動力。與此同時,茶館走向未來的歷程,迎接一次以康順子為首的新生女性用“血”的潑灑和洗禮。然而,一個時代逝去,一群并肩戰(zhàn)斗的人們必將離開,以常四爺為代表的革命者逐漸成為社會異己,他不得不向觀眾當場發(fā)問,他該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又該如何尋找一扇能被叩響的門。 茶館之夢。一生尋求出路的王利發(fā)已經(jīng)不再理解這個時代,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為自己做出反抗,他和小丁寶一起逃向宇宙的極限,跨越時空與規(guī)律的存在,進入心靈頂端的天堂。可他卻在這個荒唐的夢中意識到,他只愿在屬于他的地方繼續(xù)生存、繼續(xù)愛。 茶館。如今這里只剩三個老人——做了一輩子順民的掌柜王利發(fā),一生敢作敢為的常四爺,還有力圖富國裕民辦實業(yè)的秦二爺。命運之輪,滾滾而來,所有人都在狂歡,一切都在繼續(xù)。
【關于老舍】
老舍(1899·2·3~1966·8·24) 偉大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文學史上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他經(jīng)歷了中國近代幾個重要的時代,度過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創(chuàng)作取材于中國北京的市井生活,以高超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包羅萬象的中國社會圖景。不僅為后代打開了認識生命、了解藝術的廣闊維度,也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
代表戲劇作品:《茶館》《龍須溝》,代表小說作品:《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
老舍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包括三百多萬字的小說,四十二部戲劇,約幾百首詩歌,大量作品被反復改編成電影、戲劇等藝術形式。他的作品多為悲劇,作品語言以富有生命力的中國北京方言為主,文字生動有趣,風格幽默,極富平民詩性。他有序和完整的構(gòu)建了一個藝術上的“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他作品中描寫的食物、建筑和語言都是現(xiàn)如今挖掘和開拓中國文化的重要根源。
老舍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當之無愧的先驅(qū)者,他將中國語言的魅力與歷史、社會、生命及藝術融為一體,展現(xiàn)了強烈的揭露和批判的鋒芒與人道主義精神,明示了人類在日新月異的世界面前如何自處,在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勿忘文化之根本的文學想象。
【主創(chuàng)團隊】
導演:孟京輝 孟京輝.png 中國劇壇最具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以辛辣、幽默、批判的戲劇功力,屢創(chuàng)劇壇奇跡,開創(chuàng)了當代戲劇的新面貌,為戲劇舞臺多元化的新局面注入了活力。其獨具個性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多元化的藝術風格,已經(jīng)成為一種值得矚目的文化現(xiàn)象。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至今共創(chuàng)作40余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代表作:舞臺劇《戀愛的犀牛》、《兩只狗的生活意見》、《活著》、《臨川四夢》、《琥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空中花園謀殺案》、《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我愛XXX》、《槍、謊言和玫瑰》、《死水邊的美人魚》、《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你好,憂愁》、《臭蟲》、《四川好人》、《柔軟》、《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九又二分之一愛情》等。
孟京輝的作品曾在多個國際藝術節(jié)上演出,也在各個國家巡回演出:德國、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巴西、埃及等。 近年來他發(fā)起并擔任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jié),烏鎮(zhèn)戲劇節(jié),杭州國際戲劇節(jié),當代戲劇雙年展等多個中國重大戲劇節(jié)盛會的藝術總監(jiān),力圖為戲劇人的成長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著有《先鋒戲劇檔案》、《新銳戲劇檔案》。
戲劇構(gòu)作:塞巴斯蒂安·凱撒(德) 塞巴斯蒂安.png 戲劇構(gòu)作,策展人 電影紀錄片導演和散文作者
生于德國柏林;曾在柏林、莫斯科和萊比錫接受文化及戲劇教育。
2014 – 2018 擔任柏林自由大學和萊比錫音樂與戲劇大學講師、紐約城市大學馬丁·西格爾戲劇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和講師;奧斯陸國立藝術學院講師;
2008 – 2017 擔任柏林羅莎-盧森堡廣場人民劇院戲劇構(gòu)作: 曾與德國導演卡斯多夫(Frank Castorf)、挪威導演和演員魏格·維涅Vegard Vinge和德國歌手伊荙·穆勒(Ida Müller)等合作; 擔任人民劇院藝術活動及會議的策劃和藝術總監(jiān),例如“烏克蘭會議”和“非洲會議”; 2015 - 2017發(fā)起并組織“歐洲訪談”系列活動;與克羅地亞哲學家霍瓦特(Srećko Horvat)、斯洛文尼亞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希臘前財政部長、經(jīng)濟學家瓦魯法基斯 (Yanis Varoufakis) 德國戲劇導演安杰拉· 里希特(Angela Richter)、澳大利亞記者阿桑奇(Julian Assange)、美國技術分析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等一同在人民劇場發(fā)起歐洲民主運動2025(DiEM25),目的是向歐洲蔓延的仇外心理和民族主義宣戰(zhàn),號召歐洲人團結(jié)起來,修復歐盟,使所有歐洲人都能享受繁榮、和平與團結(jié)。
2006 & 2010 擔任克里米亞“巴拉克拉瓦 – 奧德賽”國際媒體和行為藝術節(jié)藝術總監(jiān);
2007 執(zhí)導紀錄片《物體 825》(Object 825) 與《阿圖爾》(Artur),講述了生活在封閉的前蘇聯(lián)城市巴拉克拉瓦和塞瓦斯托波爾兩地軍人與老百姓的故事。上述影片獲得2007年德國卡塞爾紀錄片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鑰匙”(the Golden Key) 提名。
舞臺美術:張武 張武.png 享譽劇壇的視覺藝術家。主要作品:《活著》、《琥珀》、《柔軟》、《臨川四夢》、《戀愛的犀牛》、《死水邊的美人魚》、《艷遇》、《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迷宮》、《魔山》、《愛比死更冷酷》《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空中花園謀殺案》、《兩只狗的生活意見》、《蝴蝶變形記》、《羅密歐&朱麗葉》、《希特勒的肚子》、《三個橘子的愛情》、《初戀》、《混小子狂歡節(jié)》、《槍,謊言和玫瑰》、《我愛XXX》、《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九又二分之一愛情》、《你好,憂愁》等。在為孟京輝一手打造30多部舞臺劇作品之后,此次給《茶館》送來了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單場最大的舞美作品,并稱它為“時間之輪”。
燈光設計:王琦
中國內(nèi)地近年來致力于戲劇演出的燈光視覺藝術家,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燈光設計專業(yè)。多部作品榮獲文化部藝術節(jié)文華獎,精品工程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城市生命館”燈光總設計。多部當代藝術作品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英國ICA,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 他的主要舞臺燈光設計作品有:《愛比死更冷酷》、《戀愛的犀牛》、《死水邊的美人魚》、《活著》、《臨川四夢》《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空中花園謀殺案》、《兩只狗的生活意見》、《蝴蝶變形記》、《羅密歐&朱麗葉》、《琥珀》、《柔軟》、《希特勒的肚子》、《新娘》、《三個橘子的愛情》、《九又二分之一愛情》、《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不祥的蛋》、《四川好人》、《你好,憂愁》、《尋歡作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XXX》、《臭蟲》、《槍、謊言和玫瑰》、《混小子的狂歡節(jié)》、《堂吉訶德》等。主要藝術展覽燈光作品有:2005年首屆深圳城市/建筑雙年展開幕式演出,2006年上海“現(xiàn)場長江·張江進行式”開幕式。
(圖為此次話劇《茶館》舞臺燈光效果實景圖)
多媒體設計:王之綱
王之綱,演藝創(chuàng)新、多媒體交互領域先鋒人物。現(xiàn)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清華大學新媒體創(chuàng)新演藝研究所所長,魚果文化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近年來在創(chuàng)新多媒體演藝領域擁有眾多突破,參與的戲劇創(chuàng)作榮獲國內(nèi)外專業(yè)領域最高獎項。大型中國秀《西游記》,話劇《活著》、《九又二分之一愛情》、《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推拿》、《大師》、《堂吉訶德》等,沉浸式話劇《死水邊的美人魚》,實景影像話劇《草廬·諸葛亮》,音樂劇《空中花園謀殺案》,歌劇《楚莊王》、《茶花女》、《白鹿原》。
音樂創(chuàng)作:邵彥棚
邵彥棚 aka SHAO,柏林Techno傳奇Tresor 簽約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生于 1981 年,現(xiàn)居北京。受傳統(tǒng)東方音樂、德國工業(yè)化和包豪斯觀念的影響,他一直探索著聲音抽象空間的各種可能。作品中的張力由抑制的情感和縱橫空間的運動交織而成,又帶來了寧謐、堅實的強大震懾。2005 年至 2008 年,SHAO 化名 Dead J,發(fā)行了《心象》《幻術》《幻象》《亭臺樓閣》等專輯,并于 2007 年獲得第七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電子樂藝人”的榮譽。2015 年,他簽約德國電子樂傳奇廠牌 Tresor,發(fā)行了 12 寸黑膠《Doppler Shift Pt.1》,在延續(xù)其深邃的空間刻畫之外,這張EP也是他從氛圍、智能音樂轉(zhuǎn)向 Techno 舞曲的大膽嘗試。主要舞臺劇音樂作品:《活著》、《鏡花水月》、《臨川四夢》、《戀愛的犀牛》、《柔軟》。
音樂創(chuàng)作:Nova Heart nova heart.png 最受國際音樂界矚目的中國樂隊。 這支以迷幻搖滾和獨立舞曲為主要風格的樂隊,2010年由中國地下音樂傳奇人物馮海寧為首成立,由主唱馮海寧,吉他、貝司博譞及鼓手石璐組成。他們的大型巡演足跡已遍布世界各地,并早已登上包括英國Glastonbury、法國巴黎MaMA、冰島Iceland Airwaves、及奧地利Vienna Waves、美國德克薩斯州SXSW在內(nèi)的許多重要國際音樂節(jié)的舞臺。 2012年的EP《Beautiful Boys》及2014年的同名專輯《Nova Heart》受到英國《NME》、德國《Rolling Stone》、意大利《Vogue》等權威媒體盛贊。《Rolling Stone》傳奇資深編輯David Fricke評論樂隊為“來自中國的驚喜。” 2014年12月發(fā)行的同名專輯《Nova Heart》,融合了經(jīng)典搖滾和電子音樂的精髓,被《That’s Beijing》評為“2015年度專輯”,也被德國《Rolling Stone》選為2015年3月刊歌單榜首。大熱美劇《Hemlock Grove》,及知名藝術家蔡國強的紀錄片《天籟》,都曾選用收錄于《Nova Heart》專輯的單曲《My Song 9》。 代表了國際音樂制作水準及最當下中國搖滾音樂發(fā)展的Nova Heart,以極富原創(chuàng)性的音樂和極具感染力的現(xiàn)場,持續(xù)影響著全球樂迷。
音樂總監(jiān):華山
音樂人、作曲、攝影師。華佳戲劇創(chuàng)意工作室音樂總監(jiān)。曾完成過多次兼具傳統(tǒng)、實驗、創(chuàng)新的戲劇/音樂創(chuàng)作及現(xiàn)場表演。其音樂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你好,憂愁》、《九又二分之一愛情》、《死水邊的美人魚》、《臭蟲》和《莎士比亞和狼》。其攝影作品系列:《現(xiàn)場,非現(xiàn)場》,是在戲劇和音樂的藝術基礎上,以音樂人獨特的視聽角度通過鏡頭將戲劇的精髓部分展示出來,這些意象如同冰裂的湖面,帶著冷峻的詩意推出一場場戲劇的夢境。
服裝&造型設計:于磊
中國內(nèi)地優(yōu)秀服裝設計師。 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服裝設計專業(yè)。代表作品:《臨川四夢》、《戀愛的犀牛》、《死水邊的美人魚》、《活著》、《我愛XXX》、《關于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空中花園謀殺案》、《希特勒的肚子》、《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初戀》、《槍,謊言和玫瑰》、《臭蟲》、《混小子狂歡節(jié)》、《九又二分之一愛情》、《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不祥的蛋》、《四川好人》、《你好 憂愁》、《莎士比亞和狼》等。
【專家評論】 老舍先生家人:非常震撼,孟京輝不僅挖出了《茶館》的時代內(nèi)涵,還挖出了《茶館》人物復雜的人性內(nèi)涵。孟京輝的《茶館》是給懂《茶館》的人看的! 漢斯-蒂斯·雷曼(德國戲劇理論家、評論家):孟京輝的《茶館》給經(jīng)典文本帶來新的生命力,作品保留了很多老舍先生原作文本的原汁原味,通過大量舞臺技術闡釋文本的方式令我非常敬佩。 海倫·瓦洛普洛(德國劇評家):我很喜歡孟京輝的《茶館》,它用了很多屬于當代語境的文本,把經(jīng)典重新詮釋,給我們一個新視角,它是屬于當代劇場的一部佳作。 阿涅斯.妥麗(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in節(jié)目總監(jiān)):演出震撼人心,我雖然沒有看過老舍的原著,但是我知道這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中國戲劇作品。能夠看出來孟導的這一版的《茶館》是對原著的一次全新的闡釋,它跟當下發(fā)生了關系,離當下更近,有一種很強的藝術家探索姿態(tài)在里面,讓人意猶未盡。 張先(學者):孟京輝的解讀擴展了我們對《茶館》的認知,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老舍的《茶館》中還有大量的信息以前被我們忽視了;而且《茶館》這部作品具有和整個世界版圖、和所有時代接軌的能量,可以說是‘無處不《茶館》’。這些價值,以前被我們低估了。而孟京輝在發(fā)掘這些意義方面,給出了他的理解和貢獻。 彭濤(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教授,國際戲劇評論家協(xié)會中國中心主席):孟京輝的《茶館》借老舍的經(jīng)典文本,重新審視當代人的心理焦慮,信仰危機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是令人熱血沸騰的一次狂歡。 沈林(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孟京輝的《茶館》讓我們覺得老舍變得更豐富了,至少逼著我們?nèi)ハ胍恍┪覀冊?jīng)看作品的時候從來不想的東西。 孫悅(編劇):我非常喜歡孟京輝的《茶館》,這是一場野心勃勃的冒險,在宏大的敘事中,依然不放棄纖毫畢現(xiàn)的細節(jié)刻畫;這也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改編,它在精神本質(zhì)上非常靠近原著,同時牢牢抓住了原著提供的各種可能性。老孟依然保持憤怒、激情、詩意、悲憫。這是我看到過的近年來最好的中國戲劇。 黃磊(知名演員,烏鎮(zhèn)戲劇節(jié)發(fā)起人):孟京輝用后現(xiàn)代表現(xiàn)主義的手段,用工業(yè)的視覺,用他熟悉的元素,做了最嚴肅的講述。從中我看到孟京輝對老舍先生漫長而溫柔的思索,他用悲憫之心,用類比的方式,把中國人曾經(jīng)經(jīng)受過的苦難傳遞出去。 朱棟霖(蘇州大學教授,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名譽會長):這是一次突破常規(guī)的怪誕創(chuàng)新,也是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意味深長的創(chuàng)造。《茶館》是孟京輝的集大成展示,一個怪誕、震撼的,有現(xiàn)代意義的巨大發(fā)揮。 史航(編劇、策劃):老舍用他的《茶館》提了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而孟京輝用三個多小時的演出,回答了這一個問題。最偉大最可貴的改編,就是用回答的方式改編。 劉春(資深媒體人):孟京輝的《茶館》,好比看了20世紀油畫史。他像塞尚一樣重新組合了元素,像達利一樣加入很多扭曲的元素,像米羅一樣充滿外星人一樣的天問,把百年沉浮的悲劇與人性原罪的拷問、把歷史與哲學雜糅在一起。 谷大白話(著名翻譯家):孟京輝的《茶館》,滿是夢境般的意象和色彩,表現(xiàn)形式天馬行空,永遠想不到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
【劇情簡介】
《茶館》是現(xiàn)代文學家老舍于1956年創(chuàng)作的話劇,劇作以茶館為載體,展現(xiàn)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并生動地刻畫了社會中的蕓蕓眾生,承載著厚重的時代和歷史意義,是中國現(xiàn)代戲劇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作品。
由中國著名戲劇導演孟京輝執(zhí)導的舞臺巨制《茶館》,是對我國文壇巨匠老舍一次盛大的美學致敬和愉快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