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京話劇梨園三部曲之一《網子》中的秋子 他是京話劇梨園三部曲之二《緙絲箭衣》中的朱緗 他是京話劇梨園三部曲之三《角兒》中的 ??
4月6日下午,小編來到位于天橋演藝區板章胡同里的北京風雷京劇團。雖是小長假期間,但這里正在緊張的排練原創京話劇梨園三部曲之三《角兒》。相信看過前兩部《網子》和《緙絲箭衣》的粉絲,對第三部早已期盼已久。
傳統戲曲行業中,演員們對“角兒”的追崇是單純而無畏的,而“角兒”對“座兒”的吸引力,更是超乎想象的。
眼尖的小編在聯排現場發現有多位可愛的小演員,孩子們個個都有功夫,彩排時非常認真。在劇中他們分別飾演主角兒少奎(松巖飾)的小徒弟,可見編劇和導演對講述國粹傳承的用心
《角兒》 講述了一個 怎樣的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武生演員少奎(松巖飾)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幼時便憧憬了一個糾結一生的夢,那就是一定要成“角兒”。在那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里,立志成“角兒”的少奎,吃大苦忍大辱。但社會的動蕩和人生理念與情懷的變化,也同樣鞭拷著少奎命運的承受力。古老技藝的傳承,思想倫理的抗爭,欲望現實的掙扎,少奎奮力、糾結、無望、等待。
新社會新時代的誕生,給了雖已年老體衰的少奎以新的希望。他要把風霜一生所苦存的精華技藝,貢獻給鐘愛的國家和社會。最后他說了他的那個念想兒:“座兒們和我見不了面了,不想讓他們只能看電視了解咱們梨園行。老哥兒幾個經常一起聚,但有個十天半個月沒見,也許病重,也許就不在了。再去教一出戲,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該劇通過一個武生演員,為了成“角兒”所付出的一生艱苦追求,演繹了一曲梨園行新舊兩個時代的苦情新歌,更道出了京劇藝人對于傳統藝術的情感堅守,和對其所崇敬的美好愿望的期盼。
《角兒》 都有哪些看點? 匠人 精神 作為前兩部的姊妹篇,延續了梨園三部曲的京味文化風格,以京劇為題材,注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里和現代表達形式,用話劇的方式講述梨園戲班的感人故事,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通過演員精湛的演技、懷舊的景致,以及難得一見的梨園戲班后臺,練功、化妝、戲服等傳統真實技藝情景的演繹,集中展現出京劇的歷史傳承、文化內涵,以及京劇從業者一生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深刻表達了他們忠誠于角兒、培養于角兒、獻身于角兒的匠人精神
敘事 與《網子》和《緙絲箭衣》的年代敘事手法不同,導演松天碩在第三部《角兒》中采用了全新的穿插敘事手法,即演員需要隨著場景的切換,跳躍式的扮演不同時期的角色,年齡和時空感的穿插全場戲要反復四五次之多。這就要求演員不能跳戲,要對年齡的把握、語言的表現和內心世界的跌宕起伏貫穿得特別好,這無疑對表演技巧是種考驗,也使演出變得更加精彩
旋轉 舞臺 360°旋轉舞臺是本劇的全新嘗試,也是極限挑戰。因為場景切換之快,京劇元素之多,加之穿插敘事手法的運用,使得每個演員的造型、化妝都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比如通常勾臉兒(張飛)需要20分鐘,但在這部戲中,演員要想成功塑造從后臺勾臉兒到前臺亮相,旋轉舞臺只給演員1分45秒的時間就必須完成,只為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體驗和能夠置身其境的感受,小編表示這太刺激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