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31日許久沒亮相的學者易中天,此次現身是為了他編劇的話劇處女作《模范監獄》。他直言并不靠寫話劇賺錢,“有戲才有意思,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UploadFiles/201787154112886.jpg)
該劇背景在1936年秋,國民黨當局為安內攘外而提倡的"新生活運動"已推行兩年半。為了展現運動成果,國民政府決定評選模范監獄以供友邦記者團考察,并派出特派員前往指導工作,長江邊某市監獄成為選點之一。監獄負責人聞訊,緊急組織犯人強化訓練,爭取獲評,以謀封賞。豈料不堪教化的"學員"粉墨登場之后洋相百出,監獄里貪贓枉法的腐敗現象反倒逐漸暴露出來。更讓人不解的,是接連來了三個特派員。他們有真有假,還有人身份曖昧,來路不明,形跡可疑。于是,歌聲之后槍聲響起,血案之后冤案發生。兩小時內,矛盾重重,懸念不斷,險象環生。不同立場和利益的各方如何斗智斗勇?先后陷入困境的人如何反敗為勝?急于邀功請賞的犯人怎樣展現人性的善惡兩面?維護前清腐敗惡俗的看守長怎樣使出渾身解數?深陷其中又良心發現的典獄長該何去何從?
在30日的探班上,易中天依然是快人快語的風格,“這是一部2小時的獨幕戲劇,各個事件環環相扣,一浪推一浪,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場景,非常有意思! 對于自己的舞臺處女作,他表示:“沒想過會寫戲,我也不靠寫話劇賺錢。但是寫了就得有戲,有戲才有意思,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只要諸位覺得《模范監獄》真有戲,我就心滿意足了。”
該劇出品人呂冰表示,易中天寫話劇純屬偶然,“這兩年我一直在找中意的劇本,之前也有打算把易先生的《文火慢熬》《高高的樹上》兩部中篇小說排成話劇,并請來編劇將之改編成劇本,但結果我和易先生都不中意。直到有一天,在火車上,易先生從廣播里聽到一則關于當代有關虛假慈善捐款的新聞,于是靈感來了,決定親自動筆創作一個劇本。所以才有了《模范監獄》! 該劇導演是北京人藝的兩位年輕藝術家——韓清、楊佳音,后者在戲中身兼導演和男主角。主創和主演大部分來自北京人藝,都是極具實力的中生代演員,他們力求用最專業的表演給觀眾驚喜。 據悉,《模范監獄》將于9月8日到9月24日在海淀劇院進行首輪演出.
![](/UploadFiles/20178715411263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