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9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出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成功上演。連續2天的演出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時隔65年后,《小二黑結婚》今天以嶄新的姿態重回舞臺,首次登陸國際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可謂意義非凡!其流傳數十年而魅力不減,堪稱中國民族歌劇里程碑式作品。
據悉,該劇由首位“小芹”飾演者、該劇的劇作家田川夫人喬佩娟任顧問,表演藝術家郭蘭英任藝術指導,作曲家、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任音樂總監,原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中國歌劇舞劇院指揮家張崢任指揮。為了保障音樂濃郁的戲曲特點,伴奏樂隊同原劇一樣,采用民族管弦樂隊伴奏,還特別加入了梆子腔的主奏樂器板胡、三弦、梆子等,原汁原味展現山西戲曲的韻味。
伴隨著“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小芹我洗衣裳來到河邊……”悠揚動聽的旋律響起,純樸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演出開始,大幕拉開,觀眾仿佛置身山西的小村莊里,小溪流水真的呈現在了舞臺上,清新之感撲面而來。熟悉的旋律,一下子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把觀眾帶回到那個年代。而這個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小芹”,伴隨其清麗婉轉的歌聲立刻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讓角色變得鮮活起來,她的扮演者就是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女高音蔣寧。
在演出中,蔣寧以樸實的表演成功塑造了抗戰時期北方農村年輕人的形象,在演唱上細膩而動情,充滿著山村少女淳樸的情感,在表演上更是用生活化的動作表現人物,沒有矯揉造作,讓觀眾感受到一個追求婚姻自由的農村少女倔強和勇敢的性格。
65年過去了,《小二黑結婚》這部經典歌劇,形式、劇情經歷了多次改編,凝聚了幾代人的情感記憶,“薪火相傳”的含義在這一次復排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演出結束后,國家大劇院歌劇廳四層觀眾席掌聲雷鳴,觀眾久久不愿離去。對于此次演出大獲成功,蔣寧所扮演的“小芹”得到了觀眾一致的好評,蔣寧謙虛地表示:“‘小芹’這個角色是幾代人的記憶,這一次我有幸參加這部大戲的復排,并作為A組演員,且扮演‘小芹’這么重要的角色,深感壓力和責任的重大。在這部戲中,從主創到演職人員,每一個人都為這部戲付出了很多。保利劇院首演之后,經過近10個月的時間,黃定山導演帶領我們從劇本到人物做了進一步的打磨、提升,使我們所有的人物以及我對‘小芹’這個角色有了質的飛躍。”
當被問到是什么原因讓《小二黑結婚》在今天仍能大獲歡迎,蔣寧坦言:“《小二黑結婚》之所以能夠超越時代,不光是它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還蘊含著因時而變的藝術魅力。從《小二黑結婚》的復排大受歡迎可以看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來自人民、回報人民,這些一以貫之的藝術創作理念正是《小二黑結婚》這樣的藝術經典能夠跨越歷史時空,歷久彌新、常演常新的關鍵所在。不僅如此,在民族歌劇日漸蓬勃的今天,以毋攀、高鵬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歌劇演員出現在各大舞臺上,為我們的民族歌劇錦上添花,才讓像《小二黑結婚》這樣的經典民族歌劇有更多的年輕觀眾所熟知歡迎和認可。”
是“小芹”這個角色,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蔣寧并喜歡上她。褪去了舞臺的光環,蔣寧顯得更加踏實謙遜。她慶幸自己身在中國歌劇舞劇院這個大家庭中,有那么多支持她的人。她會更好的歌唱,以此感謝每個出現在她生命中幫助過她的人。
因為喜愛歌唱,蔣寧選擇堅持夢想,因為專注歌唱,蔣寧更是敏而好學不斷讓自己的羽翼強壯。蔣寧總說是音樂照亮了她的人生,接下來的日子,蔣寧將繼續征程。
作為一名年輕的文藝工作者,只有把握了文藝的時代性、人民性,才能不辜負人民期待、不辜負時代召喚,在這一點,蔣寧一直默默堅守著。“為人民放歌,為美好喝彩,為追夢吶喊”,從蔣寧身上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們朝氣蓬勃的希望和她們身上的這種擔負起時代責任的勇氣。我們也堅信,在以蔣寧、毋攀、高鵬等這些年輕文藝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文藝工作會更上一層樓!
|